``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时政要闻 > 文章详情

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1-01-28 08:45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崤函儿女采取“硬核”措施,提前部署、合力攻坚,有效克服了疫情影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速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左右,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7.8%左右,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十三五”成就的缩影。

  五年来,我们立足“三次创业”时代坐标,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科教兴市、文化名市、民生福市、依法治市,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干成了很多过去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要事。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特别是2017至2019年年均增长7.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展现了新作为。

  转型步履坚实

  2020年12月20日,在“十三五”收官之际,作为近年豫沪合作的最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以及三门峡市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铝精深加工制造项目——宝武铝业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三门峡市铝基新材料产业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宝武铝业从签署合作协议到全面投产仅用了一年多,对推进全省铝工业转型升级将发挥重要作用。

  而这,只是“十三五”期间我市转型创新中的坚实一步。

  五年来,我市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之路,坚持做大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提高质量,以“三大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为抓手,黄、白、黑等传统支柱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成果凸显,引进实施国投金城冶金、宝武铝业、戴卡轮毂、义煤综能等一系列重大转型升级项目,从单纯回收黄金到综合回收13种有色金属,从单纯开采提炼铝土矿到生产高档铝型材,从单纯开采低级原煤到生产甲醇蛋白和蛋白纤维,黄金、铝工业、煤及煤化工产业附加值分别提升5倍、40倍、20倍以上。

  五年来,新能源、新材料、大旅游等绿色制造、绿色产业提速增效,速达纯电动汽车项目获得河南省首张、全国第11张新建新能源汽车企业牌照,填补了我省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产业空白。骏通、锐意泰克等特种车辆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千亿级新材料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形成了铝基、铜基、银粉、光电、等离子膜、石墨等新材料门类,5G网络、新型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一带一廊六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享誉全国。苹果、大枣等特色农业组织化和品牌化运营持续提升,“黄金苹果带”初具规模,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77万亩、产量19亿公斤左右,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七、第六位,食用菌、鲜果、浓缩果汁远销俄罗斯等35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黄金采冶基地、富有前景的装备制造基地、富有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材料基地,以及重要的煤化工、苹果生产基地,我市还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丰富的地市之一。

  聚集成效显现

  隆冬时节,放眼崤函大地,浩吉铁路、垣渑高速、芮宝高速等已正式通车,310国道南移项目全线贯通,209国道改线项目扎实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境内“六纵六横”大交通网络提速构建,快捷高效的枢纽之城加快形成,三门峡正逐步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五年来,商贸繁荣的流通之城加快形成,以万达广场、义乌商贸城等为代表的两大商圈,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中金黄金珠宝产业园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金银制品加工基地,年均交易额达50亿元;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进展顺利。

  功能齐全的宜居之城加快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验区推进迅速,已形成2.2万人规模的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未来将集聚10万人;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矿温泉资源,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农产品及黄金行业数据中心、新兴康养度假中心正在形成;荣获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摄影之乡”等称号,城镇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58.7%、50.7%,城市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改革活力迸发

  农历腊月,三门峡市眼科医院工作依旧繁忙——三省四市的群众知道,三门峡的留美博士后、眼科医院院长党亚龙团队有着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眼科诊疗技术水平。党亚龙的归来,不仅是他家乡情怀的具体展现,更是三门峡创新体制机制的生动实践。

  五年来,三门峡国资国企、营商环境、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农业农村等814项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开放、产业承接、投融资服务、人才“五大平台”加快建设,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通过科技部现场验收,科技投入和高科技企业两个“倍增计划”深入实施。

  2020年,全市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5%、95家,分别是2016年的2.2倍、2.4倍。三门峡高新区成为我省唯一的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开放格局持续深化,建成了三门峡海关、省级黄金贵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口铜精矿检验检疫试验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河南自贸区三门峡开放创新联动区的申建工作有序推进,开创了与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先河。

  产业承接基础更牢,43家央企落地我市,一批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先后入驻,带来了装备、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有效支撑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投融资服务更加有力,我市重组成立市投资集团,信用等级达到AA+,年融资能力超过200亿元。引进新建10余只产业基金,基金招商实现较大突破。加强政银企合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人才引进效果瞩目,实施“1+8”人才引进政策,以党亚龙、建方方团队等为代表的81个高水平人才项目落地见效,人才支撑效应不断增强。

  战疫情稳发展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三门峡全市上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行动号令,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第一时间建立协调有力的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启动研发智慧管控平台,第一时间补齐基层基础短板,特别是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在全省率先启动研发了“7平台+1门户+1绿码”的大数据疫情防控和健康出行体系,仅用37天就在全省率先实现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020年3月上旬,三门峡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回归正轨。全面落实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深入实施“一联三帮”行动……在一项项有力有效的举措下,三门峡市场主体数量逆势新增1.36万家,增长9.5%,有力助推经济运行实现全面复苏,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重要保障。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分别增长3%、3%、3.2%左右,高于全省1.7个、1个、0.2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三个同步、三个高于”的目标。

  五年来,三门峡人以坚定的信念、有力的行动,不断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如今,“十三五”圆满收官,面对“十四五”,新的征程就在脚下,新的画卷渐次展开。

  放眼望去,充满希望的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必是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