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三门峡市召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会议
2022年5月23日,三门峡市召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范付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战伟主持。会上,对全市23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进行颁发奖牌并分别兑现20万元、100万元奖励资金。
范付中充分肯定了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他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不利影响,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实现逆势增长,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21年度,23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80%,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0%;5家“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8.9亿元,同比增长124%;今年一季度,2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营收33.2亿、增长22%,累计上缴税金12亿元、增长57%,累计研发投入总规模达到3.4亿元、增长34%,正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22年5月23日,三门峡市召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推进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范付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战伟主持。会上,对全市23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进行颁发奖牌并分别兑现20万元、100万元奖励资金。
范付中充分肯定了我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他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不利影响,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实现逆势增长,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21年度,23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80%,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0%;5家“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8.9亿元,同比增长124%;今年一季度,2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营收33.2亿、增长22%,累计上缴税金12亿元、增长57%,累计研发投入总规模达到3.4亿元、增长34%,正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就进一步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范付中强调七点意见。一要以做大规模为基础,加快培育壮大。明确目标、分级培育、细分市场、加强监测,建立优质“种子企业”培育库,加快形成“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专精特新—头雁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梯次培育机制,同时,完善动态的认定退出机制。二要以服务产业为重点,精准补链强链。一是攻坚方向要精准,既要紧跟国家支持的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抢占先机,更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在专业化上发力、精细化上用力、特色化上努力、新颖化上给力,努力实现从原材料到新产品再到高端产品的转型升级;二是大小企业要融通,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三是特色产业要集聚,打造“专精特新”特色园区,推动创新要素向特色园区汇集,加快“双创”成果转化和“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三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始终保持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改造。市政府将严格兑现政策,该奖励的奖励、该减免的减免、该返还的返还,全力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快设立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台阶,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覆盖。四要以品牌质量为根本,扩大市场规模。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工匠意识,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塑造过硬的企业形象,加快品牌规划、培育和建设,打造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影响力、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五要以百年名企为目标,锻造企业家精神。弘扬创新、保持专注、居安思危,注重先进理念的学习,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更新管理思路,创新管理内容,转变管理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六要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开展精准施策。强化政策、金融、财税、项目保障,打出政策“组合拳”,为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覆盖、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七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实效。强化助企精准服务、产业协同服务、市场推广服务,一企一策,开展专项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打造创新协同、要素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圈,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就进一步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范付中强调七点意见。一要以做大规模为基础,加快培育壮大。明确目标、分级培育、细分市场、加强监测,建立优质“种子企业”培育库,加快形成“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专精特新—头雁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梯次培育机制,同时,完善动态的认定退出机制。二要以服务产业为重点,精准补链强链。一是攻坚方向要精准,既要紧跟国家支持的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抢占先机,更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在专业化上发力、精细化上用力、特色化上努力、新颖化上给力,努力实现从原材料到新产品再到高端产品的转型升级;二是大小企业要融通,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三是特色产业要集聚,打造“专精特新”特色园区,推动创新要素向特色园区汇集,加快“双创”成果转化和“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三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始终保持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改造。市政府将严格兑现政策,该奖励的奖励、该减免的减免、该返还的返还,全力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快设立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台阶,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覆盖。四要以品牌质量为根本,扩大市场规模。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工匠意识,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塑造过硬的企业形象,加快品牌规划、培育和建设,打造品牌形象,提升企业影响力、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五要以百年名企为目标,锻造企业家精神。弘扬创新、保持专注、居安思危,注重先进理念的学习,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更新管理思路,创新管理内容,转变管理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六要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开展精准施策。强化政策、金融、财税、项目保障,打出政策“组合拳”,为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覆盖、全周期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七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实效。强化助企精准服务、产业协同服务、市场推广服务,一企一策,开展专项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打造创新协同、要素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圈,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