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万人助万企 >工作简报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万人助万企”活动简报(第240期)

发布时间:2024-12-27 08:56

★最新动态

 

徐相锋在驻三门峡央企座谈会上强调

优化服务强化保障 全面深化 务实合作

打造央地合作新典范

 

    12月25日,市长徐相锋出席驻三门峡央企座谈会,聚焦更好服务央企发展、深化央地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广泛听取意见。他强调,要优化服务强化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共创现代化三门峡建设新局面。

座谈会上,中原黄金冶炼厂、宝武铝业、国投金城冶金等14家企业围绕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下一步发展思路等先后发言,相关部门和县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一作出回应,现场明确解决办法和推进举措。

徐相锋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驻峡央企为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回顾过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央企一直是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为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徐相锋强调,一要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合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希望驻峡央企继续深耕三门峡、投资三门峡,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能级,切实把三门峡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要聚焦重点、精耕细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持之以恒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主责主业,深化重点领域央地合作,充分发挥在资本、科技、管理、人才、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优势,推动更多产业项目、创新载体在三门峡布局。

    三要履行责任、彰显担当,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展现新作为。以央企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做强主业的同时,积极承担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等社会责任,画好企业社会责任“同心圆”。

    四要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为驻峡央企良好发展营造新环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央企在峡发展,着力打通沟通对接渠道,提供更加高效的要素保障、更加贴心的涉企服务、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投资放心、经营舒心、发展安心。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常务副市长孙淑芳主持会议,副市长王照生,市政府秘书长吕大伟出席会议。

 

我市4个项目获中央资金支持

 

市科技局抢抓中央引导支持地方科技发展机遇,精准对接省科技厅重点支持方向,组织筛选高质量项目申报,加强项目储备、审核推荐、跟踪服务,引导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近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2024年度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的通知》《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明确2024年第二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正式印发,能环(三门峡)国际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高强高韧特钢防腐产品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河南环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的“浅层地热能能源井的跨季节储能应用与推广”、义马瑞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莫来石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三门峡朝阳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氰化亚金钾直接合成工艺的研究及产业化”等我市4个项目名列其中,获得240万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

★各地动态

 

陕州区一项目获省批复

 

12月20日,陕州区国资公司申报的三门峡仰韶新材料有限公司5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入选河南省第五批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清单,标志着陕州区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门峡仰韶新材料有限公司5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由陕州区国资公司与河南华能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创新模式联合开发建设。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50兆瓦,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将为社会提供950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显著提升陕州区在清洁能源消纳方面的能力,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成本,为陕州区“工业强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灵宝市召开

行政审批工作“电子证照”推进会

 

12月25日,灵宝市召开行政审批工作“电子证照”推进会。会议通报了灵宝市“电子证照”推进工作和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办理情况,讲解了电子证书在线延期操作手册、电子证照生成及签章流程,并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再部署。会议强调,一要加力推进“电子证照”工作。推进电子证件广泛应用,实现信息的跨部门、跨地域共享,切实提高政务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二要加速“电子证照”深度应用。要加强证照数据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互认;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新模式、新方法,切实缩短群众办事时间;加大安全保障和监管力度,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持续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水平。三要确保“电子证照”工作取得实效。要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协调,跟踪指导相关单位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工作;要加强沟通协作,推进数据全面共享,持续提高“电子证照”的办理效率;要强化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确保圆满完成“电子证照”工作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