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万人助万企”活动简报(第245期)
★最新动态
2024年全市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9家
2024年,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以“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环境,确保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齐升”为出发点、落脚点,依托省、市、县三级科技服务综合体,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全市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9家,目标完成率达212.67%,位居全省第二;入库企业评价分数均值为79.81,位居全省第五。
加强宣传发动,提升服务质效。紧密结合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线下加强调研走访,全面解读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流程及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入库积极性,做到一企一档、一企一策。科技服务综合体信息管理平台提交受理需求110项,总量在全部6类56项科技服务事项中排名第一,全方位提升市、县两级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聚焦科技惠企政策,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依据有关政策,帮助入库企业享受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100%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协调帮助4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办理60笔“科技贷”,贷款金额2.73亿元,贷款金额占全市总贷款金额的87.5%,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强化梯次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分析筛选创新基础较好、研发投入较高、拥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库”,从重点项目研发、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型人才引培等方面予以精准扶持,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助企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助力“知产”转化应用
为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有效增强企业专利转化意识,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工作专班围绕“知识产权进百企”活动,组织开展“服务促转化 知产赋新能”专利转移转化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省内专家,围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专利转化,知识产权贯标,高价值专利挖掘等方面进行讲解。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参会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刻认识到专利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有效提升科研机构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培训结束后,市知识产权工作专班组织专家一同前往经济开发区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观摩,观摩团深入了解该中心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利转化运用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与该研究院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的需求,并就如何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进行了探讨。
此次活动不仅为企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搭建了桥梁。
★各地动态
义马市政企同心聚合力 上下联动开新局
1月14日,义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祥精细化工、中车重装、羲和化工等15家重点企业负责人举办了“三大改造”“专精特新”和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申报政策宣传培训会,倾听企业心声,了解重点企业发展现状,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此次培训旨在总结2024年工业经济发展工作,对2025年工作进行安排。培训中,该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专业人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精准宣传解读了2025年工业“三大改造”项目资金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申报、河南省第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申报等三项重点政策。
近年,义马市坚持企业为本、发展为要,不断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支撑。2024年,义马市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河南省绿色工厂1家、智能车间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三门峡市级智能车间1个、智能制造标杆1家、对标提升示范企业1家,企业共获得“三大改造”、“专精特新”、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支持共计1183万元。2025年,义马市工信局将一以贯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通过政企联动,强化措施,持续用力,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义马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开发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经济功能区,近年,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目标任务,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材料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支撑。
一是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探索,优化创新路径。创新载体建设显著增强,实施总投资9.1亿元的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构建集“孵化、加速、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5个、各类金融服务机构10余家、孵化科技型企业120余家。创新主体培育成果丰硕,加强创新主体梯次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58%、42%。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全力推动省部共建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首批组建了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建1家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中试基地,省级平台创建累计达23家。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园、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中科芯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高可靠抗辐照驱动器、存储系列产品已进入产品测试阶段。
二是坚持产业引领,内育、外引双向发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发展共链。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以赛诺维、德国卫士等医药生产研发企业为龙头,形成了包括国药、九州通等物流配送企业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赛诺维拥有专利27项,药品生产批准文号35个,主打产品消栓肠溶胶囊为全国独家药方、市场占有率达35%,仿制药氯雷他定、二甲双胍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一致性评价。
三是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以“三大改造”为助力,推动以中测量仪、龙华纺织、承基装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成立了三门峡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全力打造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超纯矿物研发产业基地。
四是狠抓项目建设,强化发展支撑,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领域,经济开发区2024年共实施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5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9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