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万人助万企 >工作简报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万人助万企”活动简报(第243期)

发布时间:2025-01-10 08:56

★最新动态

 

我市奏响工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产业强。近年,我市始终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链长的链长制和25家产业链重点企业任盟会长的盟会长制,编制形成12条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和“一图谱六清单”,通过图谱式延链补链强链、清单化锻长板补短板,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跃升。

    抓“三大改造”。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上不封顶),连续4年支持企业实施“三大改造”,先后推动780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363个,完成投资651.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应改尽改,累计为243个项目发放“三大改造”专项资金3.1亿元。通过绩效评价,实施“三大改造”和对标提升的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3%,减少排放36%以上,降低成本15%以上,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产量平均增加1.4倍;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6%以上,利税同比增长10%以上,32家停产半停产企业重焕生机。2023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9%,增幅全省第一,“三大改造”工作作为省政府督查典型案例全省通报表扬。

    抓智改数转。我市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全市工业经济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成投用5G基站5038个,实现全市乡镇以上及农村热点地区5G网络全覆盖。14家工业企业开通工业5G专网,打造恒康铝业、中科微测等7家5G应用标杆。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15家;省级单项冠军8家,省级智能工厂11家;智能车间16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5个。开祥化工“5G+智能工厂”、戴卡轮毂“5G+智慧云工厂”分获全国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一等奖、三等奖。

    抓企业服务。我市顶格执行、直达快享国家、省各项惠企政策,建立“1+7+8”工作体系,共计包联企业1798家,累计解决问题3758个,2024年1月至10月常态化开展“四项对接”271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产销、研发等方面难题。截至目前,2024年全市获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620万元,开展企业职工各类培训1.84万人,发放39个企业共42个2023年“三大改造”项目奖补资金3501.6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85笔41817.6万元,申请发放汽车以旧换新补贴177份161.7万元;下达15份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免罚金额304.87万元;减免“六税”53261.03万元,惠及纳税人46415户。

    抓企业培育。我市深入开展“小升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截至2024年10月,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0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7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5家、超10亿元的企业30家。

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32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1.9%;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高成长性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4%、12.6%、15.0%、10.4%。

 

 

我市7个项目入选

2025年度省科技攻关项目

 

近年,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汇集科技创新要素,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年,列入省“揭榜挂帅”科技项目2项,省重点研发专项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2项,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3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75项。

在近日省科技厅发布的2025年度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拟立项名单中,三门峡市中医院的基于多元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全国名老中医张世峰教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组方规律研究及临床疗效分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开放大学)的基于锚固参量协同优化的软岩隧道挤压变形控制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系统的分数阶自适应控制研究,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多模态脑监测技术在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的评估价值、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体内竞争性受体鉴定及其诱导药物副作用的机制研究、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建立颅脑创伤预后模型的研究,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彩色小麦主效基因的挖掘与新品种选育等我市7个项目入选。

 

★各地动态

 

示范区(高新区)

有色金属产业队伍又增一员

 

    1月9日,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的河南中金中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示范区(高新区)有色金属产业队伍又增一员。

    该公司是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该公司的成立是有效整合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扩大新材料技术研发优势,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延伸和完善有色金属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半导体材料与合金材料等领域“卡脖子”难题,加快实现新材料领域产业突破的关键战略行动。该公司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队,将依托中原黄金冶炼厂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高纯金属、合金材料、半导体、特种功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集有色及稀贵金属设计研发、资源循环利用、关键金属材料生产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实体,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示范区(高新区)将一如既往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大力支持企业多方发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我市今年首个超百亿元项目签约

 

    1月6日,我市今年首个超百亿元项目——总投资108亿元的华能风光电储一体化项目在渑池县成功签约。

该项目共分两期:一期总投资57亿元,包括渑池县工业企业类源网荷储(约10亿元)、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约16亿元)、渑池县城乡能源革命(约24亿元)、集中式风电开发(约7亿元)4个子项目;二期总投资51亿元,包括渑池县绿色能源产业园(约38亿元)、分散式风电开发(约8亿元)、渑池县城市蒸汽管网基础设施提升建设(约5亿元)3个子项目。

按照项目节点安排,渑池县工业企业类源网荷储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前实现开工建设,2026年年底前建成且并网运行,其他项目也将陆续落地,预计在2029年基本完成所有子项目建设。渑池县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全力为项目最终落地和推进实施保驾护航,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积极打造豫西地区新能源产业示范标杆项目。

近期,渑池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3+2”产业链群的发展方向,其中,新能源产业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此次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该县传统“源随荷动”供电模式,真正转向“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模式,对加快绿色能源资源优势的高效转化、充分利用,深入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